聯 系 人:李總
聯系電話:13759574266
在線 QQ:89417157
郵箱:13759574266@qq.com
微信號:ynlongtou
地址:昆明市滇緬大道旁昆建路5號108智庫空間A座4樓
當前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工具已經被越來越多人當作“錢包”來使用,但用戶對一些規則卻并不完全了解。比如在購物時,有的是用戶掃商家的二維碼,有的則是商家掃用戶二維碼,很多人對此“傻傻分不清”,這也讓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機。對此,支付寶2月14日晚間在官微宣布,將把“付款碼”和“收款碼”分離,提高用戶資金的安全系數。
支付寶稱,“之前支付寶首頁的付款碼,既能向商戶付款,也能向別人收錢。但我們發現,有不法分子開始利用此便利來騙錢。所以,從2月20號起,付款碼將專碼專用,只用于線下付款。如果你需要向別人收款,點擊首頁頂部的‘+’,然后選擇‘我要收款’。”
這一提示也已經出現在支付寶的客戶端中。北京商報記者15日在支付寶客戶端看到,進入支付頁面后,在付款碼的上方有一行小字提示:“2.20日起,轉賬收款請用‘我要收款’。”并附有一個“查看細節”的鏈接,里面進一步介紹了收款碼的位置。
為何支付寶要把付款碼和收款碼明確地一分為二?并把收款碼“搬家”到另一個頁面?螞蟻金服的相關人士表示,這是為了強化付款碼的產品定位,更好的服務用戶的不同業務需求,更多地是讓用戶使用時更便捷和安全。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同樣認為,支付寶的這一舉動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訴求,從產品功能來講,專碼專用區分度更高;從安全角度來講,支付過程的變化可以有效的防止詐騙行為。
從防范詐騙的角度來看,據了解,此前曾有用戶把“付款碼”的截圖發給他人,導致本應該“收賬”卻變成了“付賬”。24歲的小金是一名微商,和顧客的交易幾乎都在線上。去年4月,一位名叫“美美”的顧客表示想買一款產品,讓小金發送一個二維碼截圖進行掃碼付款。小金并不清楚,彼時她支付寶的二維碼,兼具了付款和收款的功能,她本想對方掃描之后給她轉賬,卻變成了她的資金“被轉走”。
這類事件并非只發生過一起,支付寶此前也曾對此設立過“保護墻”。螞蟻金服客戶中心人士介紹,“在二維碼使用的過程中,頁面做了相應風險提示,二維碼、條形碼每分鐘會自動更新,并會在生成之后短時間之內有效,請不要主動泄露。如果是IOS系統,當您截屏的時候會告知您條碼失效,防止被騙。”
調整后的收付款碼,將進一步遏制詐騙事件的發生。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大多數用戶在日常使用時,仍以超市、便利店等線下支付為主,收款功能使用相對較少,因此,螞蟻金服的相關人士表示,調整后的收付款碼,對多數用戶的影響并不是很大。
不過,由于在使用支付寶的付款碼時,無需輸入密碼等確定操作就可以直接轉賬付款,雖然只有1000元的限額,但這依然令不少用戶有所擔憂。在14日支付寶發布的官微下,有300多條評論,北京商報記者看到,多位用戶都要求支付寶掃碼支付加密碼。有人提出,手機丟失后,撿到手機的人可以用自己的錢去付款;還有人指出,如果在商場消費,收銀員輸錯了金額,隨便一掃就扣款了,退款也是很麻煩。
王蓬博還提到,目前有很多線下小店,并沒有配備掃碼設備,采取用戶主動掃描其個人二維碼的方式完成支付,用戶存在被植入病毒的危險。對此,他認為,包括支付寶在內,所有涉及到二維碼支付的公司都應該考慮加入更多的安全措施,在不影響用戶使用便利性的前提下,保證用戶資金安全。
掃描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