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 系 人:李總
聯系電話:13759574266
在線 QQ:89417157
郵箱:13759574266@qq.com
微信號:ynlongtou
地址:昆明市滇緬大道旁昆建路5號108智庫空間A座4樓
2021年7月國內外熱點事件全匯總
7月1日-4日
一、《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
7月1日出版的第13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史增信,就是要增強信仰、信念、信心,這是我們戰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摘自:新華網)
二、一箭五星!我國成功發射吉林一號寬幅01B衛星
7月3日10時51分,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吉林一號寬幅01B衛星和4顆搭載星點火升空,隨后5顆衛星全部送入預定軌道,中國共產黨在新百年新征程領導的首次宇航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摘自:央視網)
三、超級計算機
6月28日,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揭曉。日本超級計算機“富岳”繼續位列榜首,中國共有186臺超算上榜,連續第8次位居第一。(摘自:科技新聞)
四、浩瀚星空又增添一顆中國星
日前,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發布公告,將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 347336 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 "張彌曼星"。該星以中國古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彌曼命名。(摘自:央視新聞)
五、中國共產黨黨員總量突破9000萬
中共中央組織部最新黨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514.8萬名,黨的基層組織總數為486.4萬個。(摘自:中新網)
六、京新高速公路7月1日實現全線貫通
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京新高速6月30日全線通車,這是繼連霍高速公路之后第二條全天候進出新疆的公路動脈,對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摘自:人民日報)
七、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北公路接線開通
6月30日,五峰山長江大橋南北公路接線開通。五峰山長江大橋是中國第一座公鐵兩用懸索橋,也是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摘自:中新網)
八、世界最大望遠鏡,來了!
7月1日,中國科學技術部批準國際大科學工程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KA)正式步入建設階段,建成后,預計比目前最大的陣列射電望遠鏡靈敏度提高約100倍、搜尋速度提高約10000倍。(摘自:科技日報)
7月5日-7日
一、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上致辭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6日在北京以視頻連線方式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并發表題為《加強政黨合作 共謀人民幸福》的主旨講話。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以“為人民謀幸福:政黨的責任”為主題。(摘自:新華網)
二、同法國德國領導人舉行視頻峰會
7月5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舉行視頻峰會。他指出,中歐本著求同存異、相互尊重原則開展合作,雙方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匯聚了彼此之間最大公約數。(摘自:新華網)
三、我國成功發射風云三號05星
7月5日7時28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風云三號05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這是世界民用業務氣象衛星家族中首科工作在晨昏軌道的衛星。(摘自:央視網)
四、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成功!
7月4日,神舟十二號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身著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已先后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標志著我國空間站階段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摘自:中新網
五、內蒙古發射首顆遙感衛星 檢測生態系統
7月3日10時51分內蒙古第一顆遙感衛星“內蒙古一號”在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標志著內蒙古構建起“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的生態監測新格局。(摘自:新華社)
六、黃河吉祥物“河寶”發布
7月5日,黃河吉祥物“河寶”動漫形象組合在鄭州發布,寓意“黃河寧、天下平”。(摘自:河南日報)
七、全球最大最先進雙燃料23000箱集裝箱船交付
7月4日,我國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全球最大23000箱雙燃料集裝箱船“達飛·索邦”號正式交付法國,標志著中國船舶在世界超大型集裝箱船領域建立了一套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生產制造體系。(摘自:人民網)
八、我科學家實現世界最快實時量子隨機數發生器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張軍等聯合浙江大學教授儲濤研究組,通過研制硅基光子集成芯片和優化實時后處理,實現了速率達18.8Gbps的迄今世界最快實時量子隨機數發生器。(摘自:科技日報)
7月8日
一、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6日在北京以視頻連線方式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領導人峰會。他強調,面對挑戰,人類只有和衷共濟、和合共生這一條出路。他指出,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摘自:新華網)
二、我國成功發射天鏈一號05星
7月6日23時5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天鏈一號05星。至此,我國第一代數據中繼系列衛星圓滿收官。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具有全球覆蓋能力的中繼衛星系統的國家。(摘自:人民網)
三、國內數據領域首部基礎性、綜合性立法正式公布
《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7月6日起公布,并將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國內數據領域首部基礎性、綜合性立法。(摘自:央廣網)
四、“天河”E級原型機奪得兩項世界第一
我國“天河”E級計算機關鍵技術驗證系統,在7月1日最新發布的國際高性能計算Graph500排名中,獲得單源最短路徑榜單世界第一、大數據圖計算能效榜單世界第一的好成績。(摘自:中新網)
五、中國首個專事海島旅游大數據研究和應用重點實驗室揭牌
7月3日,中國首個專事海島旅游大數據研究和應用重點實驗室在海南三亞揭牌,將為南海沿岸國家和地區提供海島旅游大數據服務。(摘自:中新社)
六、一種新的古人類被發現!
最近,基于對一枚在黑龍江哈爾濱發現的、目前已知最大的人屬頭骨化石的研究,由中英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對外公布發現了一種新的古人類,科學家將這個新的人種命名為“龍人”。(摘自:科技日報)
七、全球首臺最大功率電力機車上線運行
日前,一款名為“神24”的電力機車牽引著萬噸運煤列車,從神朔鐵路神木北站徐徐駛出,標志著全球首臺最大功率電力機車正式上線運行。(摘自:工人日報)
7月9日-10日
一、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成立
7月7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會議指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創造形成的重大理論成果,是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科學指引和強大思想武器,內涵豐富,意義深遠。(摘自:新華網)
二、中國人工智能創新指數升至全球第二
7月8日,《2020全球人工智能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創新指數升至全球第二,是唯一一個進入人工智能創新指數排名前十的發展中國家。(摘自:文匯報)
三、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成立5周年致賀信
7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成立5周年致賀信。(摘自:人民日報)公眾號時政連連看原創
四、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
7月8日,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本屆大會的主題為“智聯世界 眾智成城”。(摘自:央視新聞)
五、亞洲最大的深海智能網箱“經海001號”投入使用
經過4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的緊張安裝調試,亞洲最大的深海智能網箱“經海001號”7月5日完成海上定位安裝,6日在山東長島南隍城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正式投入使用。(摘自:央視網)
六、大熊貓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
7月7日,生態環境部介紹,我國大熊貓野外種群數量達到1800多只,受威脅程度等級由瀕危降為易危。(摘自:澎湃新聞)
七、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計量收費
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聯合印發意見,指導地方推進非居民廚余垃圾處理計量收費工作,明確對黨政機關等活動中產生的廚余垃圾,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建立健全計量收費機制。(摘自:中新網)
7月11日-12日
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7月9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強調,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必須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摘自:新華網)
二、我國成功發射鐘子號衛星星座02組衛星
公眾號時政連連看原創 7月9日19時59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六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鐘子號衛星星座02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摘自:新華社)
三、央行決定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摘自:金融時報)
四、國產最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下線
7月10日,我國迄今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最大直徑土壓平衡盾構機“錦繡號”下線,開挖直徑達12.79米。(摘自:央視新聞)
五、同南蘇丹總統基爾互致賀電
7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南蘇丹總統基爾互致賀電,慶祝兩國建交10周年。(摘自:中新網)
六、新版《網絡安全審查辦法》
日前,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修訂了《網絡安全審查辦法》。《辦法》在第六條指出,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摘自:人民網)
七、三伏天正式拉開帷幕
7月11日,三伏天正式拉開帷幕,一天當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正式到來了。三伏天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摘自:百度百科)
八、我國四分之一陸域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日前,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基本完成,初步劃定的全國生態保護紅線面積比例不低于陸域國土面積的25%,覆蓋了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覆蓋了全國生物多樣性分布的關鍵區域。(摘自:新華社)
7月13日-14日
一、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
公眾號時政連連看原創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鮮明特色和突出政治優勢,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摘自:新華網)
二、《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簽訂60周年
7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朝鮮武裝力量最高司令官金正恩就《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簽訂60周年互致賀電。(摘自:人民網)
三、意大利奪得歐洲杯冠軍
北京時間7月12日凌晨3點,歐洲杯決賽在倫敦溫布利球場舉行,意大利點球大戰戰勝英格蘭奪得歐洲杯冠軍!(摘自:環球網)
四、第32個世界人口日
今年7月11日是第32個世界人口日,主題為:“權利和選擇就是答案:無論是嬰兒潮還是嬰兒荒,改變生育率的方法在于優先考慮所有人的生殖健康及權利”。此次中國的主題為:“生有所護,幼有所育”。(摘自:澎湃新聞)
五、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開工建設
7月13日,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玲瓏一號在海南昌江核電基地開工建設,標志著我國在模塊化小型堆技術上走在了世界前列。(摘自:人民網)
六、第17個中國航海日
今年7月11日是第17個中國航海日,今年中國海航日活動以“開啟航海新征程、共創航運新未來”為主題。(摘自:澎湃新聞)
七、首條時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鐵
7月12日,歷經27個月奮戰之后,中國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跨海高鐵福廈高鐵正線隧道順利貫通,為全線按期開通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摘自:中新網)
掃描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