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 系 人:李總
聯系電話:13759574266
在線 QQ:89417157
郵箱:13759574266@qq.com
微信號:ynlongtou
地址:昆明市滇緬大道旁昆建路5號108智庫空間A座4樓
很多人都在用“花唄”,可你知道嗎,幫別人“花唄套現”并且收取手續費,這是犯罪行為。
今日,@螞蟻神盾局 官微宣布,近日,受司法界關注多時的 “花唄套現”非法經營第一案終于宣判。
記者從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獲悉,杜某某非法經營“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構成非法經營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三萬元。
這也是全國首例因為利用“花唄”進行非法套現而入刑的案件。
據了解,2015年中,90后杜某跟他的同伙在電商平臺通過虛假交易的方式為他人套現,以收取一定比例手續費的方式牟利。
經公安機關偵查,在2015年11月10日至2015年11月13日期間,杜某等人利用多家網上店鋪,在全國范圍內串通多名電商用戶虛構交易共計2500余筆,從“花唄”套現共計470余萬元,從中收取手續費共計40余萬元。
令人唏噓的是,在犯案期間,這位90后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犯罪。在庭審中,杜某表示“大部分的手續費都給了中介人員,我只得到幾千元。我以為套現的是電商用戶,我為他們提供幫助不算犯罪。”
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蔡明洋表示:“‘花唄’作為一款互聯網時代的消費信貸產品,生而具有互聯網的虛擬色彩,不具備磁條卡或芯片卡等實物載體。但從根本上來講,互聯網金融的本質還是金融,利用‘花唄’通過虛假交易套現,實質上仍是一種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資金支付結算行為。”
和信用卡套現型犯罪不同的是,像杜某這樣通過“花唄”套現并收取手續費的行為是否屬于犯罪,之前的確沒有法律法規進行明確的界定。不法分子由此想當然地認為找到了法律的漏洞,找到了生財的捷徑。
“江北區法院的判決非常明確,可以說具有標桿作用,對潛在的不法分子必將形成有力地震懾,對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檢察院負責該案件的檢察官表示。

掃描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