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 系 人:李總
聯系電話:13759574266
在線 QQ:89417157
郵箱:13759574266@qq.com
微信號:ynlongtou
地址:昆明市滇緬大道旁昆建路5號108智庫空間A座4樓
2021年10月國內外熱點事件全匯總
10月1日-2日
一、《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
10月1日出版的第19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用好紅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努力創造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文章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從根本上說,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我們要從黨的百年奮斗史中感悟真理的力量,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用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照耀我們的前行之路。(摘自:央廣網)
二、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第一批偉大精神正式發布
三、同文萊蘇丹哈桑納爾就中文建交30周年互致賀電
四、國務院舉行國慶招待會
9月30日,國務院舉行國慶招待會,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二周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前進道路上還有很多困難挑戰,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任重道遠,發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也是今后推動中國發展的根本動力。(摘自:中國政府網)
五、9月30日 烈士紀念日
9月30日是國家設立的烈士紀念日,當天上午,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各界代表一起,在天安門廣場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摘自:中新網)
六、中宣部授予劉永坦“時代楷模”稱號
9月29日,中宣部授予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我國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和技術奠基人劉永坦“時代楷模”稱號。(摘自:新華網)
七、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首批機組發電
9月29日,我國海拔最高的百萬千瓦級水電站——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迎來首批兩臺單機50萬千瓦機組投產發電。(摘自:新華網)
八、首屆中國新電商大會將在吉林長春舉辦
10月9日,首屆中國新電商大會將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辦,大會以“新經濟 新業態 新發展”為主題。(摘自:央廣網)
九、“萬里黃河第一隧”正式通車
9月29日,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隧”的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通車,為泉城新增一條“北跨”大通道,這也是山東省首條穿黃隧道。(摘自:大眾網)
十、岸田文雄當選自民黨新任總裁
9月29日,岸田文雄當選自民黨新任總裁,并將在臨時國會上正式出任第100任日本首相,并組建新內閣。(摘自:環球網)
10月3日-5日
一、為阿聯酋迪拜世博會中國館作視頻致辭
10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為阿聯酋迪拜世博會中國館作視頻致辭。他指出,各國圍繞“溝通思想,創造未來”這一主題,展現經濟社會發展理念和成就,加強對話合作,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館主題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新和機遇”。(摘自:新華社)
二、浙江大學胡海嵐教授獲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獎
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第24屆世界杰出女科學家獲獎名單,浙江大學神經科學中心執行主任胡海嵐,因在神經科學領域的重大發現而獲獎,她的研究工作促進了新一代抗抑郁藥物的研發。(摘自:多知網)
三、中國隊第12次奪得蘇迪曼杯
10月3日,在2021年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決賽中,中國隊3-1擊敗日本隊成功衛冕,第12次捧起了蘇迪曼杯。下一屆賽事將于2023年在中國蘇州舉辦。(摘自:新華社)
四、中國團隊打破油動固定翼無人機續航時間世界紀錄
10月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年科研團隊研發的“馮如三號-100型”無人機續航時間新世界紀錄(80小時46分35秒),近日被國際航空聯合會(FAI)正式認證。(摘自:央廣網)
五、珠峰6200米地帶采集到植物種子
日前,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采集隊順利完成“珠峰種子采集2021”任務,在珠峰6200米地帶成功采集到須彌扇葉芥、鼠麴雪兔子等植物的種子,刷新了我國采集植物種子的最高海拔紀錄。(摘自:新華社)
六、許昕當選亞乒聯盟副主席
10月3日,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亞洲乒乓球聯盟代表大會上,中國運動員許昕當選為亞乒聯盟副主席。(摘自:新浪體育)
七、我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周轉量均位居世界第二
人民日報10月3日發文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航空網絡加快完善,航空樞紐不斷增加,大踏步邁向世界航空運輸強國。目前,我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周轉量均位居世界第二。(摘自:人民日報)
八、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動漫節閉幕
10月4日,為期6天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動漫節在杭州落下帷幕。本屆動漫節以“共富新時代·動漫創未來”為主題。(摘自:浙江日報)
10月6日-8日
一、中國代表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宣介 全球發展倡議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陳旭10月4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8屆會議發言,宣介“全球發展倡議”,呼吁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摘自:新華社)
二、2020年中國研發投入2.4萬億成為世界第一
日前,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2020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2020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超2.4萬億元,占GDP比例2.4%,研發經費總量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三、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4日下午,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率先揭曉,科學家大衛·朱利葉斯(David 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因在“發現溫度和觸覺感受器”方面的貢獻獲獎。(摘自:中新網)
四、2021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5日,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科學家真鍋淑郎(Syukuro Manabe)、克勞斯·哈塞爾曼(Klaus Hasselmann)和喬治·帕里西(Giorgio Parisi),以表彰他們“對于我們對復雜物理系統的理解”,所做的開創性貢獻。(摘自:中新網)
五、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6日,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本亞明·利斯特(Benjamin List)和戴維·麥克米倫(David W.C. MacMillan),他們因對“不對稱有機催化的發展”作出貢獻而獲獎。(摘自:南國今報)
六、世界教師日
10月5日是世界教師日,本屆教師日的主題是“教師是教育復興的核心”。(摘自:百科)
七、李正名院士逝世
10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正名逝世,他是國內綠色農藥的主要倡導者,首次提出了“綠色農藥創制”的指導思想。(摘自:央視新聞)
八、湘西最美高鐵張吉懷高鐵開始試運行
10月4日8時,“湘西最美高鐵”張吉懷高鐵進入運行試驗階段,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線路開通后,對改善沿線交通出行條件、促進旅游資源開發、助力鄉村振興等具有重要意義。(摘自:央視新聞)
九、首屆世界糧食論壇在意大利羅馬開幕
當地時間10月1日,首屆世界糧食論壇以線上形式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總部所在地意大利羅馬開幕。該論壇以青年人為主導,號召共同應對世界面臨的糧食問題。(摘自:媒體滾動)
十、美國時隔近4年 公布核彈頭數量
美國政府10月5日公布其核彈頭數量:截至2020年9月,美國有3750枚核彈頭。(摘自:北京晚報)
10月9日-10日
一、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揭曉!
10月8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剛剛宣布,將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瑪麗亞•雷沙和德米特里•穆拉托夫,以表彰二人為捍衛民主主義和持久和平的前提——言論自由所做出的的努力。(摘自:中新網)
二、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由坦桑尼亞作家阿卜杜勒拉薩克·古納獲得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因其對殖民主義的影響以及文化和大陸之間的鴻溝中難民的命運的毫不妥協及富有同情心的洞察而獲獎。(摘自:大眾網)
三、中國與智利實施海關AEO互認安排
中國與智利海關“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安排10月8日起實施,這是中國在南美地區首個正式實施的海關AEO互認安排。(摘自:新華社)
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在上海揭牌成立
10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在上海揭牌成立,這個上海首家教育類聯合國二類機構正式落成并投入運行,將為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服務人類教育發展貢獻中國力量。(摘自:北青網)
五、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首次發布吉祥物
第130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10月9日正式發布蜜蜂“好寶 Bee”和“好妮 Honey”作為吉祥物。這是廣交會自1957年創辦以來首次發布吉祥物。(摘自:新華網)
六、“探索4500”首次完成北極海底科考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探索4500”自主水下機器,在我國第12次北極科考中成功完成北極高緯度海冰覆蓋區科學考察任務。這是我國首次利用自主水下機器人在北極高緯度地區開展近海底科考應用。(摘自:遼寧日報)
七、首屆中國新電商大會在長春舉行
首屆中國新電商大會10月9日在吉林長春舉行。本屆大會以“新經濟 新業態 新發展”為主題,聚焦構建新發展格局。(摘自:光明日報)
八、張涵信院士逝世
10月1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涵信逝世。他長期致力于結合物理分析的計算流體力學理論和應用研究,提出了“創新是靈魂,應用是歸宿”的學術思想。(摘自:光明日報)
九、葉可明院士逝世
10月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土木工程施工領域的杰出專家葉可明同志逝世。(摘自:光明日報)
更多云南龍頭科技有限公司網站案例請查看:http://www.www.charti.com.cn/case.asp?id=3
云南龍頭科技有限公司憑借多年的網站建設經驗,堅持以“幫助中小企業實現網絡營銷化”為宗旨,成功幫助多家中小企業實現互聯網信息化建設,得到了客戶的一致好評。如你有任何關于網站建設的疑問,請立即點擊咨詢云南龍頭科技有限公司資深營銷專家或撥打咨詢熱線:13759574266,我們會詳細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難。

掃描關注官方微信